产品名称 |
长叶香橙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适宜在甜橙相似生态产区推广发展,比如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四川、云南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海南等,尤其适宜在三峡库区作为鲜食与加工兼用品种推广。生产中可选择枳、枳橙和资阳香橙等作为砧木,但在碱性紫色土地区,宜选用资阳香橙作砧木。
成熟期在12月下旬,耐贮性好。也可留树保鲜至翌年8月中下旬采收。为避免大小年结果,生产中应根据树体载荷适时采果,6月底之前完成采收。香橙(学名:Citrus junos Sieb. ex Tanaka)是芸香科,柑橘属小乔木。
分布于中国甘肃、陕西二省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贵州、广西及云南东北部的高山地区,及栽培。五岭以南产,性耐寒。抗病、抗碱、耐旱。近代多以香橙的果作中药,是枳实或枳壳的代品,在湖南多称为药柑子。常用作柑类的砧木。小乔木。枝通常有粗长刺,新梢及嫩叶柄常被疏短毛。
叶厚纸质,翼叶倒卵状椭圆形,长1-2.5厘米,宽0.4-1.5厘米,顶部圆或钝,向基部渐狭楔尖,叶片卵形或披针形,大的长达8厘米,宽4厘米,小的长2.5厘米,宽约1厘米,顶部渐狭尖或短尖,常钝头且有凹口,基部圆或钝,叶缘上平段有细裂齿,稀近于全缘。
花单生于叶腋,有下垂性,花梗短;花萼杯状,5-4裂,裂片阔卵形,端尖;花瓣白色,有时背面淡紫红色,长1-1.3厘米;雄蕊20-25枚;花柱长约为子房高的2倍,柱头几与子房等大。果扁圆或近似梨形,大小不一,大的径达8厘米,小的约4厘米,果顶有环状突起及浅放射沟,蒂部有时也有放射沟果皮祖糙,凹点均匀,油胞大,皮厚2-4毫米,淡红色,较易剥离,瓢囊9-11瓣,囊壁厚而韧,果肉淡黄白色,味甚酸,常有苦味或异味;种子多达40粒,阔卵形,饱满,平滑,子叶乳白色,单或多胚。
花期4-5月,果期10-11月。从外表看,香橙与宜昌橙(学名: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),小翼香橙与宽皮橘类,都各有相似之处。中国柑橘园艺学者多年观察,认为宜昌橙的花梗短,花芽形成于秋梢上,与当年的柚出春梢同时开花,花期3月间,果皮较紧贴,种子有明显的棱角,以单胚为主。
香橙的花梗较长,棍合芽,花期多在5月间,果皮比甜橙易但较橘类难剥离,种子圆滑无棱,属多单胚混合型。说明宜昌橙与香橙明显有别。香橙与温州蜜柑(学名: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.Unshiu)的区别,无论在花、果的形态方面、尤其是子叶的颜色,更非同类。用枳作砧木结果早,丰产性好,果实品质好。在pH高的紫色土宜用红橘或资阳香橙作砧木,可防止植株叶片黄化。
科学保果:因其果实无核,内源激素缺乏,初结果树坐果率较低,而影响了推广速度。采取科学保果措施,获得了品质的无核椪柑。科学保果措施如下:谢花3/4时,用植物生长激素保果,用1克赤霉素(用75%的酒精溶解)+30克农实多对水30千克进行喷雾,喷雾以幼果柱头湿润为度。如遇雨天可于15-20日内再加喷1次。